11月19日下午,扬州大学刘勇刚教授应“教育部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之邀,在文学院306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中华诗词吟诵、鉴赏与创作”的讲座。讲座由尹楚兵教授主持,除了在座数十位学生得以现场聆听外,来自不同学校的师生也通过腾讯会议的形式实现线上共享。
此次讲座刘老师主要从吟诵的特点与规律、吟诵的功能、吟诵的盛衰与中兴三个环节展开。讲座伊始,刘老师首先理清了吟诵的定义,强调吟诵是一种依据文字的声调行腔使调的读书法,是介于诵读与唱歌之间的汉文古典作品口头表现艺术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吟诵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诵读之法,与朗诵和歌唱不同,是在文字上做音乐的功夫,其规律大致有三条: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或平高仄低、平直仄曲,其中平长仄短是汉语平声长仄声短的自然语音决定的,是吟诵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
作为吟诵耆老陈少松先生的传人,刘老师吟诵功底非常深厚,尤其擅长用扬州方言来进行吟诵,在阐述过吟诵规则的理论知识后,刘老师在现场动情吟诵了几首经典古诗词,如《枫桥夜泊》《回乡偶书》《鹊桥仙》《破阵子》等,或柔情婉转,或慷慨激昂,深情诠释了诗人心中那百转千回的复杂情感,极具代入感。随后,刘老师表示,方言在吟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为方言吟诵中的入声字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能够帮助吟诵者更准确地感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接下来在讲述吟诵的功能时,刘老师重点谈到吟诵对诗词创作、鉴赏的重要性。他指出,吟诵是对音节韵律的感性体验,在创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引用明代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后世诗与乐判而为二,虽有格律,而无音韵,是不过为排偶之文而已。使徒以文而已也,则古之教,何必以诗律为哉!”来援证其“不通音韵无益于诗歌创作”的观点。因此,吟诵者用自己的声音来切实体会古典意境之美,更有利于达成“入情”、“入境”、“入心”的深度鉴赏境界。
除此之外,刘老师还进一步表示,没有实际创作的体验,对古诗词的吟诵无疑于隔靴搔痒,很难体会诗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留”的艰辛创作历程。正如“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古诗词的吟诵一样“要下水”,要亲自去创作,去揣摩,将吟诵、鉴赏与创作三者糅合起来,用创作的方式去验证古典诗词的抒情范式,如此一来,对古诗词的鉴赏才能臻于完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深意,刘老师还亲身示范,吟诵他为《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所作的《感怀》:拈花一笑万缘空,梦里红楼水月中。黛玉情痴终泪尽,菩提树下等飞蓬。刘老师声情并茂的吟诵令在座无不动容,达到入情入境的效果。
最后刘老师讲到,中国的吟诵是亘古流传的读书之法,由于桐城派成员如刘大櫆,姚鼐,曾国藩,方东树,梅曾亮等人的倡导,吟诵得以盛行于世,却在近代提倡白话文后一度衰落,逐渐为人所遗忘,所幸还有唐文治、赵元任、陈少松、秦德祥、徐健顺、叶嘉莹等先生不遗余力的推广传承,吟诵在今日方呈现出中兴的良好局面。对此,刘勇刚老师不无感慨地说到,吟诵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阳春白雪似的小众文化,但若一直不接地气也会枯萎,因此要传承诗教,将弦歌之声代代相传,就必须深入人心,力求美读,这样才能更为现代追求时尚的年轻一代所接受。
刘勇刚老师绘声绘色的讲座为上大师生以及所有在线观看的吟诵爱好者带来了一场文学盛宴,在互动环节,针对线上某一线中学语文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说吟诵无定谱,人人皆有其调,那是否有相应的审美标准或批评原则来评定其吟诵的优劣呢?刘教授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指出美读和遵从吟诵规则这两点就是评定的标准。因为只有动人的吟诵才能引发共鸣,令大家心向往之,从而达到传承经典的效果。
(薛梦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