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华东师范大学谭帆教授在中文系做“‘小说’的概念”学术讲座

    创建时间:  2020-11-11  郑丽    浏览次数:


    11月10日下午,中文系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谭帆教授,举办了“‘小说’的概念”学术讲座。黄景春教授主持讲座。文学院饶龙隼教授、杨绪容教授、梁奇副教授、宋鸽博士,以及中文系40多位研究生、本科生一同聆听了讲座。

    讲座从“小说”的概念谈起,主要围绕“小说”与“novel”的对译及其影响、小说在中国古代的所指及其衍流、中国小说的谱系及其特性等问题展开。谭帆教授指出,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其研究对象虽是传统的,但却是以西方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学术关照的,亟需反思与批判。他认为“小说”与“novel”的对译,不仅让小说研究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也使得中国小说学术史和中国小说创作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这种对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小说研究的古今差异所引起的研究格局之偏仄,二是小说内涵之更新所引起的传统小说文体之流失。基于以上讨论,谭帆教授进一步对西方话语下中国小说“神话传说——志怪志人——传奇——话本——章回”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谱系予以纠偏,他认为这一线索和谱系并不全然符合中国小说的实际,本质上是西方观念的产物,与中国小说之传统有颇多间隔。谭帆教授将小说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无关于政教的小道、有别于正史的野史和传说、民间发展起来的说话技艺、虚构的叙事散文。在他看来,中国小说由“子”而“史”再到“通俗小说”,“子”“史”是中国小说之渊薮,后衍为“通俗”一系,其中维系的逻辑就在中国小说贯穿始终的“非正统性”和“非主流性”。从这一角度而言,以“虚构之叙事散文”观念来梳理和限定中国古代小说是不合实际的,也失去了与传统中国小说的血脉联系。

    讨论交流环节,先后有3位老师和同学围绕俗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语体界限、小说研究的新范式、话本的底本与录本之争等问题进行提问,谭老师分别予以详细解答。

    黄景春教授在讲座结束之际做了精彩总结,并对谭帆教授、在场师生表示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中文系博士生林玲)

top
  • English
  • 会议室预订
  • 电子邮件
  • 学院平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