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曹秀玲教授应邀来我院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做题为“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汉语本体研究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交互”的讲座。本场讲座是永利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课建设系列讲座的第五讲,由研究生平台课程《教学设计与管理》的主讲教师倪兰副教授主持,四十余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曹秀玲教授从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师资需求开始引入,对“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门学科”进行了论述,简要地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历史,包括学科的命名、产生及地位问题等内容,让同学们对本专业的学科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曹秀玲教授还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应该成为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并从判断学科独立资格的四个标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属性进行了简要说明,强调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其作为学科归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曹秀玲教授还简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框架和转向,指出本学科的研究目标是解决“怎么教”和“如何学”的问题。
曹秀玲教授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这三方面解释了汉语国际教师“三位一体”的人才结构,她特别强调了汉语国际教师应该具备很强的研究意识和一定的研究能力,以此引出了本场讲座的核心内容:学者型汉语国际教师的养成。曹秀玲教授借助“言语互动视角下的汉语言说类元话语标记研究”的汉语本体研究为大家阐释了汉语本体研究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交互问题,她论述了言说类元话语标记的构造方式、话语功能、语篇分布、语义取向、形成机制和语言运用与教学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强调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培养应注重从本体研究出发走向对外汉语教学。
曹秀玲教授通过汉语例子展示了言说类元话语标记包括“X(而)言之”这样的简缩式、“X(地)说”这样的状中式、“恕我直言”这样的兼语式以及“不瞒你说”这样的连谓式等动词性的类别和“一言蔽之”“一句话”等名词性的类别,归纳了言语类话语标记有言语视角类、言语方式类、言语态度类和言语进程类等几种功能,梳理了言语类话语标记的语义倾向和范畴特征,提出言语类话语标记有强烈的语义选择倾向,她列举了“说真的”“公正地说”“科学地说”等例子,为大家形象生动地解释了言说视角和方式的选取是不对称的,无论言说视角、方式、态度的选择还是言语进程的推动,均为人际互动和语篇建构的结果。通过言说类元话语标记内容的讲解,曹秀玲教授指出汉语元话语标记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但以往第二语言汉语教学对此关注不够,她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后发现:第二语言要提高到高层次的表达,需要我们进行本体研究,充分认识常见的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的本质和理据。对此,曹秀玲教授表明了自己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思路,即语言本体研究和教学技能提升同时发展,汉语教师在专注好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汉语本体的研究。曹秀玲教授提出汉语国际教师应注意到,教学中学生的提出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不仅仅只是教学难题,也是教师可关注和挖掘的重要研究内容,汉语国际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起研究意识,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汉语国际教师。
最后,曹秀玲教授对同学们关于言语类话语标记的疑惑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这场讲座不仅从宏观层面上梳理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发展,还从微观层面介绍了言说类话语标记的汉语本体知识研究的内容,探讨了汉语本体研究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交互问题,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们对本专业有了更加清晰、完整的认知,引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与积极思考,让在座师生都受益匪浅!(撰稿人:李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