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应邀来文学院举办了“从阅读到研究——以唐宋诗为例”的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中文系张寅彭教授主持,蔡锦芳教授、曹辛华教授、姚蓉教授、王培军副教授、刘奕副教授、李德强老师、张宇超老师以及数十位中文系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莫砺锋教授突出强调,在阅读古籍时对于版本的选择必定要谨慎,要确保根据的材料完整可靠,这与研究的准确性密切相关。他以《全唐诗》中的例子进行详细地阐释,如卷三八中有首署名为朱仲晦的《答王无功问故园》,是回答卷三七中王绩所写的《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一直以来学界对“朱仲晦”这个人的生平无法知晓,莫先生表示此诗实则是宋代朱熹所作,这种异代对话使后人在编录时搞错,这就说明《全唐诗》也并非是研究唐诗时可依据的最好本子。
第二,莫先生指出,不要对文本进行仅仅是浅层次的解读。如杜甫《北征》中的一句“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所引发的解读,自金圣叹起就有许多的见解,直到现代学者陈贻焮在其著作《杜甫评传》中所给出的解释令人信服。另外莫先生还提出“文学阅读,‘感’字当头”,作为研究者也应重视一般性阅读,有所感悟而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中,他讲到自己正是因为年轻时有过与杜甫相似的经历,使得对杜诗有了更深的领悟,继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杜甫,并致力于将这位伟大诗人的思想为更多人所知晓。
第三,他提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终极价值就在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作为研究者有责任将这些优秀的文化精髓传播给普通读者,将广大读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经典文献的阅读上。最后则是学生向莫老师提问环节,莫老师耐心细致地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大家都对莫老师极具条理而又不失风趣、简明而又扼要的讲授风格表达了赞叹与钦佩之情,可谓是受益匪浅。
附:莫砺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唐宋诗歌,著有《江西诗派研究》、《杜甫评传》、《朱熹文学研究》等,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会长等。(魏逸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