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2日上午,应304am永利集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医学与文明研究院院长李化成教授应邀来我院作题为《人类瘟疫发生谱系及相关因素系统建立的意义路径和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柴彬教授主持,张勇安教授、博士后安永娜以及文学院三十余名学生与会聆听。
讲座伊始,李化成教授就人类瘟疫史研究的现状和问题谈起。通过归类最主要的三本医学史期刊的数据,李教授将学界以往对瘟疫的研究内容分为瘟疫对社会问题的体现、瘟疫的影响研究、对瘟疫的防治研究、对瘟疫本身的研究四个种类,并从空间、时间、类型与系统性四个角度,指出目前瘟疫史研究的不足之处。在研究地域上,主要围绕西方的瘟疫展开,对非西方国家地区的人类瘟疫史关注不足;在研究时段上,主要围绕近现代展开,对近代以前的人类瘟疫史关注不足;在研究对象上,主要围绕一些重大的、具有时段性的具体瘟疫展开,对一般频发性瘟疫关注不足;在研究方法上,臆测、推断成分较多,存在着“理论先行”的问题,同时倾向于机械罗列相关史实,缺乏对其中关联性的梳理。
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李化成教授指出瘟疫史研究的当务之急是构建人类瘟疫史的史实基础。在研究地域上,要对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瘟疫史予以更多的关注,彰显空间整体性;在研究时段上,要对近代以前的瘟疫史予以更多的关注,注重时间延续性;在研究对象上,要加强瘟疫类型的总体分析;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宽瘟疫史研究的路径;在研究视角上,要加强全球史和生态环境史维度,丰富瘟疫史研究视域。
基于此,李化成教授介绍了建立“人类瘟疫发生谱系及相关因素系统”的设想,他表明,知识性的满足不等于理论性的构建,因此希望通过梳理瘟疫史来形成人类瘟疫史的坐标,从时间、空间和影响因子三个维度构建这一系统。在时间坐标上,将历史时期分为多个断面,并将断面“拍摄”,进行瘟疫史线性描述;在空间坐标上,从自然地理分区入手,通过相关因素累计建构人文地理分区,形成双重空间构造。在影响因子坐标上,列举通用因素、时空因素、病原因素等多个影响因子,并力图判断瘟疫与诸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依托于人类瘟疫流传与政治的基本态势即人类瘟疫史实来呈现人类瘟疫流传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完整系统。
最后,李化成教授对该系统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应对策略一一作了描述。他指出,目前最显而易见的困难便是信息的缺乏,不过思维和技术手段的更新可以“变废为宝”,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扩展史料类型,另一方面还可以广泛将数学建模等跨学科技术融入历史研究中。此外,李教授还详细地介绍了瘟疫史研究的六路实践。
讲座结束后,李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张勇安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指出同学们应该拥有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学习宏观地思考问题、广泛地接触知识,并从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部分为己所用。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讲座中收获甚丰。本次讲座持续近两个半小时,在大家热烈而充分的讨论中落下帷幕,最后,李化成教授和与会师生合照留念。
撰稿:万文元